欧博allbet[王旭]从笑话研究到笑话学 ・ 中国民俗学网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欧博allbet哲学家提出释放论(relief/release theory)。这一理论将笑看作社会约束所产生的紧张和压抑心理的释放,以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为代表。他将笑话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类。“有意的笑话”包含攻击性或与性有关的内容,能诱发大笑或者狂笑;“无意的笑话”则很少影响情绪和情感,仅仅能诱发微笑。弗洛伊德认为笑话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并首次提出犹太人笑话的本质是“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1905年该观点一经发表,便在文学批评、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反响。1954至1959年,多尔逊(Richard Dorson)从犹太学生和年轻教师那里搜集了92则笑话;1963年,阿莫斯(Dan Ben-Amos)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4个犹太人那里搜集到150则笑话。他们通过对笑话文本的归纳分析,旨在了解不同讲述者对犹太笑话的界定,从而判断弗洛伊德“自我批判说”的合理性。还有学者严肃批判了弗氏理论,如艾略特•奥瑞(Elliott Oring)认为,弗洛伊德的笑话观念与攻击性理论相一致,都把笑视为一种基于优越感而表达出的恶意。虽然笑话是一种攻击性的表达,但攻击性的表达却不一定是笑话。从这一层面来讲,弗氏理论并没有概括出笑话的本质。

2025-08-28 11:38 点击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