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飞书一年商业会员使用有感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欧博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笔者曾是一位大学新闻宣传部旗下、视频部门的负责人,所以以下飞书体验均来自笔者任负责人这一年的工作经历及使用体验。
我对商业版的需求这是商业版的链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下详情。
对于我管理的社团部们来说,使用最多的一是多维表格的人数上限,在人数上我们超过了 100 人,最多时一度达到过将近 400 人,笔者使用飞书想要量化每个人的工作量,以及将社团不多的设备借阅全部统一在飞书中管理,方便每个人实时查看设备是否被借走或仍在库中;二是笔者构建了一个云端素材库,方便所有人在不同的电脑上访问对应的素材。
笔者部门的商业会员来自于飞书公益计划,借助这个计划,我花了一元钱购买了 200 人席位的商业版。
自从卸下部门负责人的职位后,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当时设计的表格了,今天突然打开看看曾经设计的表格,发现已经基本失去了维护。
我们部门的任务主要有选题(部门同学的集思广益)、老师下发的任务(学校活动需要同学们一起参与)和每年的大型项目(运动会、马拉松、文化艺术节等),所以当初设计表格时我将多维表格分为了 3 张表,分别是选题库、项目和任务。同时笔者又需要将不同项目划分给不同的负责人(不然就会出现一个人往往要负责所有事情的情况,虽然最后还是我把很多的事干了),所以在项目面板又设计了长期与短期项目,长期项目分为部门想要做的几个内容系列、上文中提到选题,以及老师们下发的新闻任务,短期项目中主要有运动会、马拉松、还有毕业季的 MV。
设计好表格,邀请当时的小组长以及其余负责人时我便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企业人数上限 100 人、但笔者所在的部门超过了 100 人,在负责人、拍摄、剪辑这几栏必须需要填写已经在企业中注册的人员,所以后来才申请了会员(现在想想不应该直接将大一的同学拉入企业,如果只是大二、大三的同学,人数远不足 100 人)。
在表格试运行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则是大家视频做了之后并没有及时去填写飞书的习惯,或者说飞书信息填写不全以及选题库中作为负责人的同学没有及时审核选题。其他负责人和老师以前都是使用 QQ 交流,突然使用多维表格这样的工具,自然要大家付出很大的学习成本。好在当时笔者不停地在给大家开培训,督促大家学习进步,最后在 2023 年到 2024 年这一年整体的效果还不算差。
其中选题库得到了运营负责同学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一共贡献了 200 多条选题记录,基本上每条选题都有对应的审核以及回复,尤其是对于一些抖音热门视频的模仿,效率要远比 2022-2023 年时负责人每周提交的「Word 文档选题」高效上不少。
在我卸任复盘的时候,整整一年共有 243 个项目被提上日程,发布了 163 个视频,其中最多的任务类型为老师们通知的新闻任务,其次是大家的选题任务。当我很激动地将这部分看板展示给我的「同事们」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并没有我期待中的那般激动,只是「哇」一下然后不了了之。笔者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也不停地在复盘,认为自己好像一个学习中陷入效率工具的人一样,带着一整个部门的人一起去学习新的效率工具,完全忘了这些工具服务的目的是做出真正好看的视频,有内容、有深度的视频(这个后面说)。
我认为设备借用最好甚至说是唯一的办法便是派出一位「整理能手」,他每天都会去一趟设备间,及时核查每一台设备的问题、电池的电量、卡里的内容。在他的脑子里,知道每一台设备在哪以及用到什么时候,所有的人都会问他设备在不在、电池有没有电,他需要及时回复每一个人,所以作为信息中转站的他虽然并没有直接参加任务,但工作却往往要比大部分人辛苦。
所以另一个本来抱有很大希望的功能,便是将设备借用融入飞书云文档中,利用设备库存表、借阅表、归还表实现一个借用设备小功能。在我作为负责人的那段时间中,整体运行略微有 BUG 但是也算是用起来了,我也写了详细的教程,但是似乎仔细看的人并没有多少(笔者觉得自己写的挺好的但是看的人并不多)。
借设备的具体流程就是通过表格的自动化程序,扫码选中对应的设备后,它的状态就会变为「已借出」。当这个设备超过了预定归还时间还没换,它的状态就会切换为「逾期未还」,飞书也会提醒对应的同学及时来还设备。还设备时只需要点击按钮就可以自动填写归还记录,同时将设备状态重置到「未借出」状态。
以上的自动化程序飞书商业版有更多的使用次数,普通版每个月似乎只有 100 次。
建立云端素材库最初最不抱希望的是云端素材库,因为我觉得无论上传还是下载都会挺繁琐的。但没想到现在大家用得最多的是这个功能,甚至很多同学产生了只用素材库的素材、而不亲自去拍的惰性心理。
笔者构思云端素材库时,灵感来源于多维表格中的「画廊模式」,本来素材同步用的是百度网盘,但是百度网盘的使用体验简直是一言难尽(这个东西就是离谱到即使你充了钱,他也不好用)。所以笔者想到如果可以用「画廊模式」来筛选和确定素材肯定是一件很棒的事。但要把将近 100 GB 的素材全都塞到一个表里,并且在任意设备都可以流畅访问,这事我本来是对飞书的云文档功能打一个问号的,不过现在看来飞书云文档为我交出了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
在笔者上传的 174 条素材中,其中虽然 1080P 居多,但是整体占用空间也达到了 50 GB,我们部门大概 100 人的访问状态下,没有过一次 BUG,大家每次需要用的时候都直接下载、使用。虽然我没有直接收到大家对云素材库的好评,但是很荣幸在上传的视频中屡屡都可以看到大家使用素材库中视频的身影,也间接导致指导老师说大家自从有了素材库就变懒了的情况😂
无论是错综复杂的效率工具还是眼花缭乱的交流软件,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你的内容,笔者后悔在当时沉迷于效率软件的学习乃至拉了整个部门的人去陪着我一起学。
或许在现在,在我敲下这个字的时候我会想,我会继续用 QQ 或者微信与大家沟通,将我在剪辑上和影视上的思考以及一些技巧传递给我们部门的「小孩」,或许他们能够在这个部门能更充实些。
总的来说,飞书对笔者是一个很重要的软件,笔者在飞书上学习过达芬奇手册、也整理过思维导图。笔者的入坑则来自于「影视飓风」的推荐。但现在回头似乎也觉得影视飓风有些推荐可能也并非适合自己(比如当时看过影视飓风的推荐后 get 到了拷贝完卡记得要在下次拍摄前格式化的结论,这适合影视飓风那样的团队,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踩雷后发现其实这很不适合笔者)。
不过飞书还是一个很值得入手的软件,在我使用过程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以至于我的女朋友——一个平常基本不在乎效率工具以及软件的人,现在写稿子的时候都在用。最后放几张笔者使用飞书的截图来结束🔚这篇文章吧,希望大家看完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